一个推介好电影的影评站点
豆瓣/微博 @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2017年度私人六十佳电影

如同以往,每年的年度个人佳作总结都是在农历新年的前两三天发布,以农历年期间新出的高清中字资源或通过上映渠道而观看到的作品进行总结。

通常是推荐50部电影左右,今年增加到60(其实是61),侧面也说明了2017与2016后期这个时间点产出的新片们的强势。

这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征是:

1.LGBT电影异军突起,入选高达8部,且直接包揽前三甲。

2.华语电影表现比往年好很多,入选高达6部。 


1.每分钟120击 BPM

导演: 罗宾·坎皮略

 

如果一定要说电影正在缓慢地死去,那么谁能想得到会在2017年见证这么一部直到电影死去都不会被人忘记的电影呢?

 

2.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Call Me by Your Name

导演: 卢卡·瓜达尼诺

 

飞逝而过却又停在记忆中永不结束的夏天,在瓜达尼诺自然淌过的镜头下幻化成永恒的瞬间。角落与细节的绵密编织里布满了神来之笔和深流浅滩式的情感力量。

 

3.月光男孩 Moonlight

导演: 巴里·詹金斯

 

一抹月光投下无数伤痕的影子。好莱坞罕见的,真正的关于一个人灵魂的故事,在手持摄影的依托下对人物状态和情感的抓取敏锐而隽永。

 

4.脸庞,村庄 Visages, villages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JR

 

年度最佳纪录片,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又要如何看待我们。“新浪潮活化石”瓦尔达与JR之间的化学反应非常成功。

 

5.银翼杀手2049 Blade Runner 2049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在接受诸多好莱坞局限性的前提下,维伦纽瓦和迪金斯靠非凡的视听在这个杰作贫瘠的时代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奇迹。


6.欢乐时光 ハッピーアワー

导演: 滨口龙介

 

以形似“堆砌”的方式来捕捉、提炼日常真是方便有效,如一条漫长的捷径,在随性的组织里就可以举重若轻般地获得巨大的能量和数度微妙的时刻。

   

7.好时光 Good Time

导演: 本·萨弗迪/约书亚·萨弗迪

 

评语:纽约一天一夜,不仅展现萨弗迪兄弟天才般狂躁迷乱的作者风格,更惊艳于帕丁森的完美演出,收尾不动声色释放出多个层次、上千钧力的感情。为这群脆弱又迷茫、放肆又压抑的人们心碎了一地。

 

8.爱乐之城 La La Land

导演: 达米恩·查泽雷

 

在歌舞片式微的今日,查泽雷靠抱紧“the past”的大腿不放手,通过戏仿歌舞类型而重振了其雄风。

 

9.方形 The Square

导演: 鲁本·奥斯特伦德

 

虽然这部作品其姿态、手法与内容、主题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抖机灵影节特供拿奖片”,但如果抛开这方面不谈,各元素间圆融、丰富的组合实在是太迷人了,完胜《托尼厄德曼》《疯狂鼠》之流,看得非常享受。

 

10.生吃 Grave

导演: 朱利亚·迪库诺

 

年度最佳恐怖片。双生花、青春迷乱的欲望化作一道道凶猛的感官侵略,如同这个世界对我们的侵略。

  

11.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Star Wars: The Last Jedi

导演: 莱恩·约翰逊

 

评语: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评论这部飙了两个半小时的过山车,最后还收以浓重的悲壮感的星战,可以说是系列最佳,但又会如鲠在喉。不破不立。

 

12.寻梦环游记 Coco

导演: 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纳

 

一部动画能说明白这个世界复杂的情感难题——死亡是一件与生相对,但又能启示我们为何而生的事情。这实在是件万分美妙的事情,只因皮克斯为观众创造的感动永远活在如此纯粹、真实的人类命题之中。

 

13.海边的曼彻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导演: 肯尼思·洛纳根

 

通过精巧设计(介于生活流与舞台剧之间)的渗透冷戚绝缘体人物形象,以及卡西·阿弗莱克冰山原则面瘫式的表演,随之创造出了隔断情感的影像空间。美国人拍丧失情感的情感,这部到天花板了。

 

14.大佛普拉斯  The Great Buddha+

导演: 黄信尧

 

年度最佳华语片。黑色幽默+社会批判通常会容易显得老生常谈式无趣,但黄信尧这次有趣的“纪录片式创作”实验却充满了扎实的台南风味和人情味,令批判的调调变出一份生动的慵懒。


15.嘉年华 Angels Wear White

导演: 文晏

 

鲜亮的色彩、简洁的摄影、纷繁的意象、克制又令人窒息的情绪把控,文晏借助对中国自身“魔幻现实”众多贴切的隐喻,以对符号的洞悉给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注入了决绝的生命力,将一起社会事件表达出了华语女性主义电影的新高度。


16. 天才枪手

导演: 纳塔吾·彭皮里亚

 

本年度“希望能在电影院里被类型片彻底地操控、摆布、共情”的电影,类型混搭玩得虽套路但自信到飞起,主要人物心理轨迹转变也完整可信。令人从生理到心理上都欲罢不能。

 

17.异形:契约 Alien: Covenant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圣洁中拥有纤细质感的恐惧,光场景构建就能令人顶礼膜拜。可惜角色太蠢,直接导致好几个破功时刻。

 

18.保持站立 Rester vertical

导演: 阿兰·吉罗迪

 

以概念陈列,来体验人身体的不完整。阿兰·吉罗迪在电影的世界里为观众提供了“身体性轰炸”。

 

19.九三年夏天 Estiu 1993

导演: 卡拉·西蒙·皮坡

 

真挚、自然到几乎浑然天成的地步。丧母后的暑假充满了欢声与假笑、亲密与疏离、打闹与孤独,但最重要的是失却与成长——结尾突然爆发的哭泣并非是毫无预兆的神来之笔。

  

20.血观音 The Bold,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

导演: 杨雅喆

 

仿台式情节剧风格的女性《教父》。通常情况下不会被这样张牙舞爪的作品吓倒,但杨雅喆击溃观众防线的方式宛如一场赌博,在追求不惜过激、极致的对政治与人性批判的过程中丧失心智。  

 

21.村戏 Bangzi Melody

导演: 郑大圣

 

对两个社会变局下平庸之恶的批判,达到了曾经第五代导演巅峰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准和力量,郑大圣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巅峰。可惜之处在于摄影和闪回都炫技的有点过了,喧宾夺主。

 

22.底特律 Detroit

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

 

论导演水平持平《拆弹》和《本拉登》,全年数一数二的手持,观感甚至还稍高于前俩。但剧本尤其是切入点的选择则缺精巧,框架由大转小、人物众多,视角与之相背是狭窄的,导致了匠气与浅薄的效果产生。

 

23.女人的一生 Une vie

导演: 斯特凡纳·布里泽

 

与《欢乐时光》同个视角、主题切入现实主义家庭题材中,提炼出另一条通往现实的“捷径”:人物的回忆、联想和思绪以最圆融贴切的方式纳入进这个野心极大的意识流叙事中,从而将一个女人横亘四代所历经的欢乐与苦难写尽。茱迪丝·谢拉贡献年度最佳女性表演。

 

24.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导演: 马特·里夫斯

 

评语:新三部曲里的最佳,情感各异的三幕结构犹如一曲凛冽黑暗奏鸣曲的三重变奏。很神奇地与1968年版构成回环,不仅情节,主题也形成互映:美国黑奴斗争、统治者撰在手心的历史(开端与终结)、宗教狂热和冷战核恐慌。

  

25.恐袭波士顿 Patriots Day

导演: 彼得·博格

 

毫无疑问是恐袭题材的灾难类型片中,最有野心、最富责任感的作品之一。彼得·博格再次使用掐准秒表、按纪实要求全景式呈现的方式来还原碎片化、类型化的“真实影像”。爆炸和夜晚枪戏几场则实现了银幕上下真实时间流,惊心动魄。

 

26.推销员 فروشنده

导演: 阿斯哈·法哈蒂

 

即便社会法则、道德困境、两性关系与戏中戏的互文设定有刻意之处,还是不得不喟叹剧本打磨之精准,无一丝闲笔,法哈蒂用这部作品再次宣称自己是当下世界上拥有最好编剧能力的导演之一。

 

27.罗莎妈妈 Ma' Rosa

导演: 布里兰特·曼多萨

 

曼多萨有力地展现了菲律宾社会食物链条中属于贫乏者的无力。几近真实生活质感的影像风格,摄影剪辑皆松弛有度。

 

28.家族之苦2 家族はつらいよ2

导演: 山田洋次

 

虽没有第一部剧力集中,但涉及更多日本老龄问题,扩大了社会辐射面。比较高级的是将死亡轻松化的处理,令人在会心大笑的刹那又不禁背脊一凉。最心酸的莫过于山田洋次向我们宣告:他已准备好再见。

 

29.迷失Z城 The Lost City of Z

导演: 詹姆斯·格雷

 

格雷迄今为止最有勇气的一部电影。视听语言上古典与现代的混搭尽显大师初现的风范,冒险的故事亦诗意得令人动容。

 

30.至暗时刻 Darkest Hour

导演: 乔·赖特

 

正如《赎罪》中二战的回音从战场穿梭到打字机之上,戏剧化后的《至暗时刻》所重塑的不止是这段历史,更是一个概念化、理念化的“历史回音”。“新世界的力量”从战场穿梭到了充满煽动性的文字与语言之上,超越了直观的战场与感官。加里·奥德曼奉献出今年方法派表演里最巅峰的一个。

 

31.佛罗里达乐园 The Florida Project

导演: 肖恩·贝克

 

比前作成熟且视角选的更好,细节丰满,尤其对环境(景观)与人物关系的捕捉。但回头想想作为狠抓细节现实主义流,又很容易就会被这两年诸如《美国甜心》《九三年夏天》之类秒杀。这类片子都很看重最后收的位置和方式,而它两个地方都显得蹩脚。

 

32.敦刻尔克 Dunkirk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论导演能力,这部作品无疑是诺兰生涯最佳的一次超常发挥,感官上强势侵入、压缩叙事和交叉剪辑可以说是利>弊。虽人物单薄、情节单调,又有不少动人之处。当然,视角再微观些、视听情境再极致些的尝试还是在《索尔之子》里。

 

33.逃出绝命镇 Get Out

导演: 乔丹·皮尔

 

黑人“脸”,白人“心”。从惊悚恐怖片到喜剧,从“黑镜”到政治电影。并非“政治正确”,而是跳出“政治正确”。这部电影不仅是今年的话题奇迹,更是今年面对政治话题最机智、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作品。

 

34.小丑回魂 It

导演: 安德斯·穆斯切蒂

 

恐怖与奇幻冒险类型的混搭,一应俱全般囊括直视内心恐惧与青春成长等议题。视听呈现与美术细节铺陈的精细、主题诠释的精巧和故事节奏的明快则令其大卖。对八十年代时代气息的把握和对经典恐怖片的轮番致敬看得人高潮迭起。

 

35.金刚狼3  Logan

导演: 詹姆斯·曼高德

 

这部作品也许开启了所谓的“后超级英雄电影时代”。它已不再适用于曾经人们对于超级英雄电影的刻板印象。在探讨生命、时代变迁和悲怆的英雄主义同时,它还深入挖掘了角色的情感世界,以至于我们差点相信,金刚狼其实是蛰伏在漫威世界里的“普罗米修斯”——戏内戏外,他所做的都不再只是牺牲自己,来弥补外界势力虐杀下所产生的内部裂缝,还在于传递新的火种。

 

36.勇往直前 Only the Brave

导演: 约瑟夫·科辛斯基

 

70%以上戏份是对生活日常的描摹,充分说明导演的责任意识和创作方向:灾难类型为真实的人物与情感让道,煽情仅寥寥几笔,饱满的是在平凡里积攒起的情感。普通人的英雄主义不是“勇往直前”,而是在“无路可退”时依然向往生命的勇气,正是精准地抓住了这点,电影最终才得以呈现出残酷命运中昂扬着的生命力量。

 

37.生在幼子 幼な子われらに生まれ

导演: 三岛有纪子

 

在日影扑街之年,从未被看好的三岛有纪子竟拍出了堪比是枝附体的替位之作。不知是原著还是导演问题,在生活流间隙里,转折点和矛盾触发点处理却是戏剧化的,融洽地较为生硬。当然,无论整体表演素质、主旨深度还是情感厚度都强过其模仿的《如父如子》,足够了。

 

38.米花之味

导演: 鹏飞

 

无比难得的切入和展开,明媚鲜亮的摄影,洋溢着灵动、有趣的细节和机智、散漫的(轻)批判与关怀,客观、动情。收尾宛如奇迹,一下子就在银幕上无言而轻巧地打开了人物的心门。

 

39.在哥伦布 Columbus

导演: 郭共达

 

从一座城市中建筑的“艺术治愈”功能出发,探讨人与人之间的际遇与关系。从表层上看,剧作中的建筑概念不再仅作为必需的空间,而是进一步提纯成为日常所延展开的审美意指,反作用于心理。但深究起来,这部作品情感塑造上更起作用的,还是人物间的镜像设置和陈词的小清新。

 

40.帕丁顿熊2 Paddington 2

导演: 保罗·金

 

剧作流畅饱满、细节小心思玩得溜极,镜头语言更是一曲献给伦敦的如梦似幻的欢乐交响乐。暖洋洋的粉色监狱和耍宝卖萌的休叔都给人很大的惊艳,年度“最大满足”的一部温馨喜剧。

 

41.大病 The Big Sick

导演: 迈克尔·肖沃特

 

慵懒的节奏、诚恳真实的情感、自然的表演以及轻松的电视剧质感,不经意间把人带入生活细节中。主题之一是很容易讲不好就陷入老生常谈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但机智地把这部分处理地偏轻幽默。

 

42. 暗房秘密 Le secret de la chambre noire

导演: 黑泽清

 

《藏尸阁楼》的《岸边之旅》,难得一部乖巧工整的黑泽清,自我重复也多。

 

43.圣鹿之死 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

导演: 欧格斯·兰斯莫斯

 

把古典悲剧和类“黑泽清”式神棍家庭悲剧悬置架空后竟展现出一种奇异的幽默感,视听语言则是精准而又开放的。兰斯莫斯从影来“悬置”的概念最少、切入口和格局最小的作品,基本选择影像发力而非玩概念。

 

44.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

导演: 汤浅政明

 

脱力、怪鸡、聒噪到根本不知道乱七八糟地在讲什么,只要散发着浪漫的魔力就够了。虽没到汤浅的平均水平,依然灵动好看。

 

45.第一夫人 Jackie

导演: 帕布罗·拉雷恩

 

好莱坞传记片体系中少见的风格化之作。在女性电影在影像上的表达已经陷入陈词的今日,拉雷恩用十足的魄力和创造力塑造出了精准的“超越历史的时空观念”,一种超现实的现实主义。剧作如同私人情感的拼图打乱后的一块块拼接,又在非常多的时刻告诉观众这一切也许并不真实。

 

46.伤口 Inxeba

导演: 约翰·特伦戈夫

 

猎奇地言之有物。不仅利用地域特殊性来做风俗观光片那套漂亮的手持摄影,更是提炼出文化脉络里精准的隐喻/切入口:割包皮。由此而展开的故事工整有效地扎进了这个传统男权社会中,阶级文化差异、社会心理等看似落俗的立意随即上升。

 

47.鬼魅浮生 A Ghost Story

导演: 大卫·洛维

 

趣味在于前世/今生轮回的浩渺时空观念,在鬼魂的世界里时间的流动变成一首韵脚鲜明的长诗,而近乎默片(偶尔MV)式的情感渲染也很饱满。可惜视听走了小清新路线,本来可以更好。

 

48.当怪物来敲门 A Monster Calls

导演: 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

 

近年来最好的儿童奇幻电影之一,用好莱坞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去写最私人的情感,哪怕故事的枝叶是套路的,情感还是真挚动人。问题是太想追求工整与均衡,反打乱观众的“感动节奏”。

 

49.等不到的道歉 The Apology

导演:熊邦玲

 

《等不到的道歉》与《二十二》在今年形成了对比——后者是一部虚伪的、民族主义的、忽视性别关怀和社会伤害的纪录片,而前者则做到了真正的平视。这个题材并不需要所谓的“去政治化”,因为它本身就是“政治的”,但这不意味着就拍不出富余情感温度、不删减真相的作品。熊邦玲靠深度的调查和身体力行让作品编织出了情感里的密度,达到了独特的角度和能被触摸到的生活温度,同时也有政治运动和社会发展面貌的展示。

 

50.沙滩鼠 Beach Rats

导演: 伊丽莎·希特曼

 

在同一个岛上发生的故事,《沙滩鼠》远远地将伍迪·艾伦那老套的新片《摩天轮》抛在了脑后。这是少数几部选择以青少年自我认同为主线,却又意不在此,而是去描绘青春的迷茫混乱,从而跳出俗套的作品。视听构建精准且有想法,与看似松散的情节一起时刻紧扣人物心理,几场肉欲戏和收尾都算神来之笔。

 

51.隐藏人物 Hidden Figures

导演: 西奥多·梅尔菲

 

用流水账拍法把枯燥的题材拍上一堆陈词都能精彩好看也属难得,群戏功不可没。这部片子证明了一点:世上没有烂题材没有烂故事,好的编剧、导演分分钟从陈词滥调的细处大浪淘金。哪怕偶尔淘出来的不是金,演员演技好什么都不怕。

 

52.帕特森 Paterson

导演: 吉姆·贾木许

 

沉默着倾诉生活点滴,但在贾木许的作品中不那么出挑。

 

53.苏莱曼山Sulayman too

导演: 伊丽莎维塔·斯蒂肖娃

 

生平第一部吉尔吉斯斯坦电影。对男权社会内部机制和民风民俗的一次集中切入,女萨满在圣山上的意外死亡亦将两条线的批判糅到力度十足。虽某种程度上有明显的电影节第三世界电影的套路倾向,但剧本和表演扎实,令人想到蒙吉的冷峻和予人的类型化快感。

 

54.南汉山城 남한산성

导演: 黄东赫

 

由于不大喜欢今年洪尚秀的两部新片,这部黄东赫从影以来的最高水准作品就成了我的年度韩影最佳。剧作虽有刻意、落俗之处,大多弥补及时。视角铺得很大,收的很紧——战与和,生与死,不仅是历史的选择题,更彰显了影片中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和情感。

 

55.普通女人 Una mujer fantástica

导演: 塞巴斯蒂安·莱里奥

 

“设置好的冲突”纷至沓来,影片的呈现和立意便反复出现简单化的倾向,原本期待可以做更纯粹的类似LGBT+女性的表达,而非如此踩点式的工整展开(相比阿莫多瓦,简直小儿科)。不过终归有不少神来之笔和不错的人物书写、表演撑着,整体和导演之前的《葛洛莉亚》持平。

 

56.灾难艺术家 The Disaster Artist

导演: 詹姆斯·弗兰科

 

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为兰兰量身定做的烂仔风,很难想象还有谁能这个效果。抓住人物自身笑料,再升级内部笑料逻辑后的一整套笑料机制,令人笑到肺疼又倍感打动。

 

57.极盗车神 Baby Driver

导演: 埃德加·赖特

 

开局五星后高开低走,仍不失为黑色幽默奇片一部。这个几近崩坏的第三幕和温馨的结尾,兴许是埃德加·赖特对自己这次主流化努力的“另一种嘲讽”。

 

58.狂鼠 Wilde Maus

导演: 约瑟夫·哈德

 

花招繁多、处理微妙的中年危机片,荒诞冷幽默喜感十足,可惜收尾还是落俗鸡汤了。怪才乔瑟夫·哈德自编自导自演,最厉害的还是演。

 

59.不成问题的问题 Mr. No Problem

导演: 梅峰

 

相比剧作更喜欢摄影和群戏,给人朴素真实的“旧世界的影像“观感,并联想到诸如《一江春水》《小城之春》《早春二月》等老片和第二、第三代导演。梅峰老师的慕古情结和文人气息把这套人情世故展示地绵里藏针、别致精巧。

 

60(并列).跆拳道 Taekwondo

导演: 马可·伯格/马丁·法里纳

 

马可·伯格百年如一日地拿身体讲故事,在半封闭环境中将凝视肉体与展现自然的两个视点进行巧妙的融合,贡献出一段又一段角色情绪与心理上即热烈外放、又内敛凝结的微妙时刻,恰似夏日的燥热与安静。但碍于文本性单一,群像勾勒效果不明,搭配一派慵懒情调,还是比前作《夏威夷》次点。

 

60(并列).无爱可诉 Loveless

导演: 安德烈·萨金塞夫

 

萨金塞夫是一个从巅峰起步,一直走下坡路,但又逐步放弃模仿、走自己的导演。相比戛纳60时用宗教为底,描绘家庭裂痕至崩塌是如何弥漫到社会政治的《将爱放逐》中的那股遒劲和模仿塔氏而得来的精准电影语言,如今戛纳70的《无爱可诉》则用截然相反的简洁语法去阐述同一个主题。只是细节中的政治隐喻,不免令人感到乏味。 


自娱自乐的特别提及


导演提及

《每分钟120击》《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月光男孩》《好时光》《方形》《底特律》《罗莎妈妈》《推销员》《保持站立》《迷失Z城》


群体表演提及

《九三年夏天》《月光男孩》《佛罗里达乐园》《海边的曼彻斯特》《尼斯:疯狂的心》《罗莎妈妈》《一念无明》《隐藏人物》《每分钟120击》《泥土之界》《血观音》


剧本提及

《欢乐时光》《月光男孩》《海边的曼彻斯特》《每分钟120击》《九三年夏天》《村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大佛普拉斯》《佛罗里达乐园》


剪辑提及

《每分钟120击》《极盗车神》《月光男孩》《好时光》《女人的一生》《罗莎妈妈》《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天才枪手》《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敦刻尔克》


摄影提及

《银翼杀手2049》《月光男孩》《好时光》《牡丹花下》《罗莎妈妈》《雄狮》《异度山谷》《敦刻尔克》《底特律》《在哥伦布》《每分钟120击》《泥土之界》


配乐提及

《好时光》《月光男孩》《敦刻尔克》《第一夫人》《黑夜造访》《鬼魅浮生》《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爱乐之城》《马戏之王》《每分钟120击》


美术提及

《银翼杀手2049》《牡丹花下》《迷失Z城》《异形·契约》《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第一夫人》《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马戏之王》《女人的一生》《爱乐之城》


公众号/风影电影纪

评论 ( 2 )
热度 ( 834 )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徐若风 | Powered by LOFTER